2022屆中考一輪復習語文閱讀:文學類文本專項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城里鄉(xiāng)下劉平焉瓜兩口子有一個夢想:在城里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很多農民工都有這個夢想。他們這個夢想是兩年前萌發(fā)的,那時他們已經攢了5萬元。焉瓜就對老婆翠玉說:“我們都努力掙錢,爭取過幾年在城里買一套房子。”翠玉說:“嗯。努力。”現在,他們有23萬元了。焉瓜在建筑工地開塔吊,每個月可以掙6000元錢。翠玉在制衣廠上班,每個月有3000多元收入。他們租住在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狹小擁擠,但每個月租金要1000元。為了實現夢想,焉瓜和翠玉結婚4年還沒有要孩子,他們打算在城里買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們都認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每個月存5000元錢,雷打不動。焉瓜原來抽8元一盒的煙,3天兩盒,后來翠玉說:“不想買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焉瓜一咬牙,就把煙戒了。焉瓜和翠玉開始往房產中介跑,買不起新房子,他們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們要孩子,他們覺得該買房子了。,掐算著手里的錢,又想買面積稍微大一點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糾結。后來他們終于看中了桂苑小區(qū)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6樓,電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小區(qū)附近有學校、超市,生活、娃娃讀書都方便,可首付要32萬。焉瓜嘴甜,說:“李阿姨!再少點?”老太太搖搖頭:“這個價,已經很低了。”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有了辦法,把老家的房子賣了!老家的房子帶個小院子,5間青磚瓦房,籬笆墻上爬滿牽牛花,院門口,有一顆大香椿樹。每年春天,牽?;ㄩ_出白色小花,香椿發(fā)出嫩芽。老娘喜歡用香椿芽炒雞蛋、煮苕菜,好吃。焉瓜和翠玉進城后,老房子就老娘一個人住。焉瓜和翠玉商量,賣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帶。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還是順了焉瓜的想法。焉瓜用手機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發(fā)到網上,還專門拍了香椿樹的照片。焉瓜把照片發(fā)到網上,標價15萬元。焉瓜想,13萬也賣。隔三差五就有人打電話聯(lián)系,高的出價八九萬,低的,出價6萬,因為價錢不合適,都沒成。焉瓜知道他們不是真心要買,那個小院子怎么也值13萬。“這些人,巴不得白送給他們。”翠玉說。焉瓜又接到一個男人的電話,出價11萬,還提出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再最后定價錢。焉瓜感覺這個人好像是真心要買,約好時間,向工地請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著了,3個人,一對中年夫妻,還有一個,竟然是桂苑小區(qū)那個房主李老太太。中年夫妻都喊李老太太“媽”。他們對小院子很滿意,特別喜歡院門口那棵香椿樹。一番討價還價,他們出價13萬。,一個月后,焉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區(qū)那套房子的產權證。他們離開那套狹小擁擠的出租房,帶著老娘搬進了繁花似錦的桂苑小區(qū)。而鄉(xiāng)下那個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別人養(yǎng)老的地方。那天晚上焉瓜和翠玉都很高興,他們心里都有一種新鮮的歸屬感。焉瓜撫摸著鮮紅的產權證,說:“我們是城里人啦?”翠玉說:“當然是城里人啦!”老娘在廚房里做著好吃的。焉瓜和翠玉也打算要孩子了。偶爾,焉瓜會想起那個李老太太。他想,城里人咋會喜歡到鄉(xiāng)下過日子呢?焉瓜喜歡城里的日子。只是,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門口那棵香椿樹。(選自《小小說選刊》)1.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焉瓜的夢想開篇,以賣房買房為過程,以他圓夢作結,這種設計暗含了作者對農民工這個群體生存境遇的同情。整個故事雖有巧合成分,但也基本上合乎情理。B.小說使用白描手法敘寫老家房子,對焉壓最后搬進的桂苑小區(qū)卻僅僅用了"繁花似錦"來修飾,目的是為了凸顯出老家房子環(huán)境的自然、美好,其中暗含了作者的某種情感傾向。C.小說關手焉瓜兩口子的對話描寫很少,卻真實展現人物身份及內心世界,比如在住進新房后的對話,焉瓜的問句里含著對美夢成真的不敢相信,而翠玉的回答則飽含著滿足與自豪。,D.小說中的焉瓜最終成了城里人,但作者要講述的并非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鄉(xiāng)下人變城里人的故事,于是用最后一段留給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并暗示了焉瓜未來的人生選擇。2.香椿樹的相關描寫,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3.小說圍繞以李老太太為代表的城里人和以焉瓜為代表的鄉(xiāng)下人同時買房和賣房的故事展開,但小說卻選擇以焉瓜的視角來講述故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答案1.D("暗示了焉瓜未來的人生選擇"理解錯誤。小說的結局往往與小說的主題有關系,小說的最后焉瓜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作者隨即又在最后一段里寫焉瓜對"香椿樹"的想念,并非為了暗示焉瓜未來的人生選擇,實際上是為了表明自己對于農民工這種選擇的思考。)2."香椿樹"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正是因為"香椿樹"這一老房子的獨特景致,為后文買房人喜歡老房子并買下老房子埋下伏筆。使故事有余味,焉瓜實現了自己夢想,故事本可以結束,但作者隨即又寫焉瓜對"香椿樹"的想念,引起讀者聯(lián)想回味。(每點2分,題干要求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并圍繞對情節(jié)的作用來談,因此答題之時聯(lián)系文本很重要,答"香椿樹"對于主題、人物等其他方面的作用,不給分),3.以焉瓜視角來講述故事,更易于刻畫以焉瓜為代表的"鄉(xiāng)下人"勤勞、淳樸、奮進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理解和同情。以焉瓜為代表的"鄉(xiāng)下人"視角來講述故事,從情節(jié)上來說,著重展現了焉瓜從"鄉(xiāng)下人"到"城市人"身份轉換的過程,更易于反映過程的艱難和不易,從而表達了作者對于這種底層人物奮斗的同情。通過以焉瓜為代表的"鄉(xiāng)下人"的視角來看待以李老太太為代表的"城里人",寫出了"鄉(xiāng)下人"對城里人"取舍的不解,"鄉(xiāng)下人"正在失去的,卻是"城里人"追尋的,而焉瓜卻并不自知。這戲劇性的結局里暗含著對現代化進程中廣大底層農民工境遇的深切思考。(每點2分)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城市里的蘑菇[意]卡爾維諾從遠方吹進城里來的風,給城市帶來了不同尋常的禮物,只有少數一些敏感的靈魂才會發(fā)現這事,就好像對干草感冒的人,其他土地上的花粉會讓他們直打噴嚏。一天,誰知道從哪里送來一陣裹著孢子的風,吹到城里一條路邊的花壇里,于是幾簇蘑菇就在這里發(fā)了芽。沒有人發(fā)現這事,除了小工馬克瓦爾多,他每天早上正是在那里乘電車。,這個馬克瓦爾多,有一雙不是很適合城市生活的眼睛:標識牌、紅綠燈、陳列柜、霓虹燈、宣傳畫,對那些好考究的人,這些東西也許還能吸引注意力,但從來不能叫馬克瓦爾多的目光停留過,他看這些東西就好似掃過沙漠里的沙子。然而,樹枝上一片發(fā)黃的樹葉,糾纏在瓦片上的一根羽毛,卻從來也逃不過他的眼睛。沒有一只馬背上的牛虻,沒有一個桌上的蛀蟲洞,沒有一塊人行道上被碾扁的無花果皮,是他不注意的,不用來作為推理的對象的。通過它們,可以發(fā)現季節(jié)的變化,理解自己靈魂中的愿望,體會自身存在的痛苦。于是一天早上,在等著電車把自己帶到那個做體力活的公司去時,在站牌附近,他找到了什么不同一般的東西,就在沿著林蔭道的那片既不結果又生著硬皮的土地里,在某些地方,比如樹樁上面,好像是隆起了一堆堆腫塊,然后還一個個地迸裂開來,露出了那圓形的地下軀體。他蹲下身來系鞋帶,又仔細看了個清楚:是蘑菇,真正的蘑菇,它們正從城市的中心冒出頭來!馬克瓦爾多覺得,那個曾包圍著他的灰色吝嗇世界陡然變得慷慨起來,滿是秘密的財富,除了以鐘點計算的合同薪金外,除了工資補貼外,除了家庭津貼費外,還可以從生活中指望點別的什么東西了。工作時,他比平時更心不在焉,他想,就當自己在那里卸包裹和箱子時,在泥土的黑暗中,那些安靜遲緩、只有他認識的蘑菇,正在醞釀著自己多孔的果肉,正吸收著地下的汁液,撐破土塊的硬皮。“只要一夜的雨水,”他自言自語道,“就已經可以收獲了。”他等不及要把這個發(fā)現和妻子與孩子們一同分享。,“這就是我要跟你們說的!”在寒酸的午飯飯桌上,他這樣宣布道,“一個星期內,我們就可以吃上蘑菇啦!一盤炸蘑菇!我跟你們保證!”對還不知道蘑菇是什么東西的最年幼的孩子,他滿懷激情地解釋了蘑菇眾多品種的美麗,其味道的細嫩,甚至還解釋應該怎樣來燒蘑菇;就這樣,他把妻子也拉進討論中來,直到那時,她一直都顯得頗為懷疑和漫不經心。“那,這些蘑菇在哪里?”孩子們問道。“告訴我們它們長在哪里!”對于那個問題,馬克瓦爾多的熱情一下子被一種懷疑的推理給制止住了:“如果現在我跟他們說在什么地方,他們肯定會和平常一起玩的那些小調皮一塊去找蘑菇,這樣,整個街區(qū)就會到處散布這消息了,而蘑菇最后就會落到別人家的長柄平底鍋里了!”這樣,那個曾迅速用普遍愛心來填滿自己心靈的發(fā)現,現在卻使他對占有蘑菇狂熱起來,使他被嫉妒和懷疑的擔心包得嚴嚴實實。“蘑菇地我知道,也只有我知道,”他跟孩子們說,“如果你們漏一個詞出去,你們可就倒霉第二天早上,他走近電車站時,是滿心的焦慮。他蹲在花壇邊,心下寬慰些許地看了會蘑菇,它們長了一點,但不是很多,幾乎還完全藏在泥土地下。他蹲的幅度很大,以至于沒發(fā)現背后有人。他突然站起身,盡力擺出一副冷漠的神情。有個清潔工,撐在自己的掃帚上,在看他。,這個在他管轄區(qū)里長著蘑菇的清潔工,是個戴眼鏡的年輕人,瘦高個。他叫阿瑪蒂吉,馬克瓦爾多看不慣他已有一段時日了,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也許那些戴眼鏡的總是讓他心生厭煩,他們總是盯著瀝青路,要清掃掉一切自然的痕跡。那是個星期六,馬克瓦爾多閑下大半天的時間,裝出心不在焉的模樣,在花壇附近轉悠,遠遠地監(jiān)視著清潔工和蘑菇,同時算計著還需要多長時間蘑菇能長好。晚上下雨了,就像農民們在成月的干旱后,單聽見幾滴雨聲,就能從睡夢中醒過來,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樣。就這樣,馬克瓦爾多倏地從床上坐了起來,呼喚著家人。“是雨,是雨。”他努力呼吸著從外頭傳進來的濕塵味和新鮮霉味。拂曉時,也就是星期日。他和孩子們一起,拎著個借來的小籃子,趕緊跑到花壇邊。蘑菇出來了,直直地挺在菇柄上,菇蓋高聳在泥土外,還浸著雨水。“太好啦!”他們撲過去采起了蘑菇。“爸爸!你看那邊那個先生撿了好多蘑菇啊!”米凱利諾說。父親抬起頭,看見阿瑪蒂吉正站在他們旁邊,胳膊下也挽了個小籃子,籃子里裝滿了蘑菇。“啊,您也來采蘑菇?”清潔工說,“那就說明這蘑菇沒問題可以吃了?我摘了一些,但不是很有把握……路的那頭,還生出來一些更大的蘑菇……好了,現在我知道可以吃了,我得去通知我的親戚,他們還在那里討論是該采摘呢,還是該丟掉別管……”然后就大步走開了。,馬克瓦爾多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還有他沒發(fā)現的更大的蘑菇!一場從沒希冀過的收獲,就這樣在他鼻子底下給奪走了。他幾乎是被忿恨,被暴怒氣僵在那里,好一會不得動彈。然后——就像不時會發(fā)生的那樣——那種個人激情的崩潰轉變成一種慷慨的沖動:“嘿!你們大家!今天晚上你們想來一盤炸蘑菇嗎?”他沖著簇擁在電車站里的人群吼道。“在這條路上長出了好些蘑菇!你們跟我來!每人都有份!”于是他就跟在阿瑪蒂吉后面,而他自己已是被一大群胳膊上掛著雨傘的人尾隨著,因為天氣還很濕潤,陰晴不定。所有的人都找著了蘑菇,因為沒有籃子,他們就把傘打開來裝。有人說:“如果大家中午能一起吃個飯,該多好啊!”然而每個人都是撿了自己的蘑菇,就奔回自己家了。但他們很快就又見面了,甚至就是當天晚上,就在醫(yī)院的同一間病房里。洗了胃后,大家都從中毒中被拯救出來,不是很嚴重,因為每個人吃掉的蘑菇量都相當有限。馬克瓦爾多和阿瑪蒂吉的病床挨得很近,他們是怒目相視的。(摘自卡爾維諾《馬克瓦爾多》,1963年出版,有刪改)[注]短篇小說集《馬克瓦爾多》創(chuàng)作于20世紀60年代一整個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個大轉折點。意大利作為二戰(zhàn)的戰(zhàn)敗國,經歷種種磨難,各個方面正在慢慢復蘇。1.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馬克瓦爾多對事物的觀察,體現了他雖然身處城市,但對自然細微的美充滿感受力,也為他發(fā)現蘑菇做了鋪墊。B.這篇小說運用了大量的語言、心理和動作等描寫,細膩地描刻了馬克瓦爾多的形象并揭示了他心理轉變的過程。C.小說通過描寫馬克瓦爾多從發(fā)現蘑菇到吃蘑菇中毒的這一系列過程,表達了作者對小人物的同情,更是傳達了破壞自然必然會受到懲治的觀念。D.本文語言細膩幽默,構思精巧獨特,將小人物的故事描寫得生動有趣又寄寓深遠,令人回味無窮。2.小說以馬克瓦爾多和阿瑪蒂吉怒目相視結尾,這樣寫有何妙處?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4分)3.卡爾維諾的作品被稱為筆調輕盈卻又意蘊深厚,該如何理解呢?請結合小說的內容談談你的看法。(6分)答案1.C(小說通過描述馬克瓦爾多發(fā)現蘑菇、爭搶蘑菇并因吃蘑菇中毒這一系列事件,表達對自私貪婪的批判,也揭示了二戰(zhàn)后城市的人們因資源匱乏而互相爭搶戒備的人心隔閡的現象。)2.①情節(jié)在這里戛然而止,留給讀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文章以兩人進入醫(yī)院、怒目而視結尾,引起了讀者對兩人悲劇命運的追問和反思,也引發(fā)了對他們未來命運的猜測和想象。(2分)②,增強了小說的荒誕和諷刺意味,凸顯了小說主題的悲劇性。人們互相戒備、費盡心機只為爭奪小小的蘑菇,最終反倒生病住院,凸顯了在資源匱乏的社會中小人物命運的悲劇。(2分)3.①筆調輕盈:文章的語言筆調輕快、淺近,敘述簡明;情節(jié)荒誕又富于想象力,讀來給人以輕盈之感。(2分)②意蘊深厚:文章有著濃厚的悲劇意味。在鋼筋水泥的城市尋找大自然的痕跡本是愜意事,但因為自私和貪欲,他們彼此隱瞞愚弄,可最終拼命爭搶的東西卻讓他們中毒,蘊含了對這些小人物悲慘命運的諷刺與同情;(2分)小說同時也揭示了二戰(zhàn)后城市的人們因資源匱乏而爭搶資源,互相戒備的社會現象。(2分)(輕盈:語言、情節(jié)、寫法;厚重:人物形象、主題。)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名樓賦韋野久慕昆明風景秀麗的大觀樓,一向無緣相識;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名勝岳陽樓,也難得相見。說來幸運,一次偶然的邊疆之行,多年的愿望得以實現。我從南盤江畔歸來的頭一天,就興沖沖飽覽了大觀樓的風姿。游興未盡,忽又至洞庭到岳陽樓探勝,登樓遠眺,一覽無余。老天也真作美,兩次觀光這江南名樓,均是艷陽高照,晴空萬里,和風助興,引人浮想聯(lián)翩,遐思不已。,大觀樓的幽雅壯美,不愧為春城的名勝,滇池的奇絕。登樓環(huán)顧,五百里滇池盡收眼底,池水浩淼,一片黛綠青碧,帆影掠過,如在詩意盎然的畫中。在樓前近華浦中蕩舟,水如明鏡,亭榭似蜃樓,船繞竹叢、月橋.佛塔、亭臺,似在翠羽丹霞之下,仿佛是“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的四時景色涌進心胸,頓覺如置身祖國溫暖的懷抱,暢飲著甘冽醇厚的美酒。此樓從康熙三十五年建成后,即成為昆明西城的名勝。多少騷人雅士常在此聚會宴游,多半是吟風弄月,歌功頌德。直到乾隆年間,才有寒士孫髯,出之不群,以豪邁的氣概,酣暢的文筆,精巧的構思,嚴謹的對仗,傲然寫出一副海內聞名的“古今第一長聯(lián)”,上下兩聯(lián)竟達一百八十字,赫然震驚文壇。于是,大觀樓威望倍增,名貫天下。“聞者莫不興起,冀一登臨為快”。我在樓前石階上默誦楹聯(lián)數遍,不禁心潮滾滾。如果說大觀樓給予我的感受,歸納起來僅僅是一副古今第一長聯(lián)而使它名聲益振,像南天藍空的巨星引人無不向往,那么,看罷岳陽樓之后,我這種“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感受,似乎更加突出而不可泯滅了。你看,岳陽樓雄踞城西,面臨洞庭,登樓遙望,水波浩淼,“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我乘舟赴君山,一路自有與滇池不同之美感。洞庭之水的壯偉,磅礴的氣勢,廣闊、雄渾的境界和絢麗多姿的景色自不必贅言。但回首仰望岳陽樓,和在滇池回眸大觀樓,不免有大同小異之感。二樓同樣臨湖聳立,俯瞰水面,視野無礙;均是木制結構,典型的中國古建筑式的巨檐畫棟。這些平常景象,在我國許多樓宇、寺廟里都是可以看到的??墒?為什么這兩座并不富麗堂皇的樓卻有那么大的名聲呢?究其緣由,不在于外形的巧裝打扮,位置的奇特險峻,建筑的高矮大小,而在于它們深邃的內涵,以及它們給人展示的精神與氣質。阿房宮可謂富麗堂皇,千古絕有,“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但這是搜刮民脂民膏、揮霍無度之果,被人焚為灰燼也就是情理之事,且落個昭著臭名。劉禹錫曾居住過的簡陋的房屋,雖然滿是苔痕草色,還時常受凄風苦雨的侵襲,卻美名在外,只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而大觀樓、岳陽樓也憑-聯(lián)一文顯其精神與氣質?!对狸枠怯洝肥欠吨傺蜑榕笥央泳┍毁H所邀而作。此記雖有忠君之言,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給人以啟迪。試想,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代,“古仁人”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進亦憂,退亦憂”,是.何等不易啊!我想,這里絡繹不絕的游者,大多并非是為古建筑而來吧。同樣,我在大觀樓前看到的情景也無不如此。“海內長聯(lián)第一佳者”,不僅完美地描繪了大觀樓前的景物,而且從云南歷史寫起,有力地抨擊整個封建制度,讓人洞察生活的底蘊,觸摸時代的脈搏。雖然“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他們費盡移山心力,但“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孫髯更尖銳指出“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而他們所贏得的,只不過是“只杵疏鐘,半江渙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歷史不正是如此嗎?范仲淹雖然登斯樓“寵辱皆忘”,,也難免宦海浮沉,但其精神必定長留人間。千古雄文垂壁,古今第一長聯(lián)懸門,這是我們民族的自豪和驕傲。雖遭歷史戰(zhàn)火的毀壞,卻不絕于世,可見其精神的所在。若不是范仲淹的名篇在此,若不是孫髯翁的奇對在此,恐難有千里迢迢而來的游者。自然,名樓的湖光也美,色也美,水花也美,但這些絕不是名樓之美,更不是名樓的風骨!它們的真正的美,是先賢為永葆它們的生命和青春而賦予它們的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內涵,教你看后可縱貫古今,悟出做人應恪守與追求的信念。名樓為人增志才是真正的名樓。貧莫貧于無志,賤莫賤于無才。愿徒有空名而無益于人的樓閣,也可從岳陽、大觀的絡繹不斷的敬仰者中悟出些什么,也譜一曲傳世的絕唱。(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題為“賦”,鋪陳敘事,筆法靈活,并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使得文章既不乏富有詩意的語言,又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B.文章詳寫大觀樓而略寫岳陽樓,主要是因為《岳陽樓記》名揚天下,不知道岳陽樓的中國人很少;同時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紹岳陽樓。C.文章引用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名句,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既可以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又可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D.文章語言雅俗共賞,極富特色,句式上多用四字句、對偶句、排比句,整散結合,讀來朗朗上口,形象地刻畫出“名樓”之美。2.本文前部分先寫大觀樓后寫岳陽樓,而后部分則先寫岳陽樓后寫大觀樓,對此你如何理解?(4分)3.本文表達上主要運用記敘和議論,請結合作品簡析二者的關系。(6分)1.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手法,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窘馕觥拷獯鸫祟愵}目,首先應整體把握文本的內容,了解文本所運用的技法,然后找出各個選項與文本相對應的信息,將選項內容帶入文本進行比對分析,辨別正誤,作出判斷。B項強加因果,“文章詳寫大觀樓而略寫岳陽樓,主要是因為《岳陽樓記》名揚天下,不知道岳陽樓的中國人很少”錯,略寫岳陽樓并不是因為岳陽樓的名聲大,據原文“回首仰望岳陽樓,和在滇池回眸大觀樓,不免有大同小異之感”,可知作者覺得岳陽樓和大觀樓“大同小異”,加上寫作意圖不在于凸顯岳陽樓,自然就略寫了。故選B。2.前部分先寫大觀樓后寫岳陽樓,是根據作者游覽時間的先后順序;后部分則先寫岳陽樓后寫大觀樓,既交代了作者“更慕”,岳陽樓的原因,也是為凸顯岳陽樓的精神與氣質,暗示文章主旨。(題干沒有涉及阿房宮)【評分標準】一點2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給分?!久}意圖】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通讀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旨意,然后分析文章結構如此安排的意圖,答案也就有了。當然,也要抓住文本中的一些關鍵性的語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久慕昆明風景秀麗的大觀樓,一向無緣相識;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名勝岳陽樓,也難得相見”,就暗示了岳陽樓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又如“為什么這兩座并不富麗堂皇的樓卻有那么大的名聲呢……而在于它們深邃的內涵,以及它們給人展示的精神與氣質”,而《岳陽樓記》賦予岳陽樓特別的“精神與氣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亦憂,退亦憂”。可見,文章前部分是行程的真實體現,后部分則是作者情感抒發(fā)的必然,也是文章寫作目的的需要??蓳藬M寫答案。3.第一問:文章前部分以記敘為主,寫游覽大觀樓和岳陽樓的所見所感;后部分以議論為主,闡述岳陽樓和大觀樓的精神,并指出名樓必須有內涵。,第二問:記敘為議論服務,是議論的基礎,記敘大觀樓和岳陽樓是為分析名樓的精神服務的;議論是記敘的升華,是記敘的目的,描寫大觀樓和岳陽樓,意在闡明名樓應具有精神與風骨;記敘和議論相互依存,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驹u分標準】第一問2分;第二問4分:答一點2分,答兩點3分,答三點4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給分?!久}意圖】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手法的能力。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復活(節(jié)選)列夫·托爾斯泰[聶赫留朵夫與瑪絲洛娃在獄中見面后,決定為她提出上訴,經典獄長同意在辦公室里再次與瑪絲洛娃見面?,斀z洛娃請求聶赫留朵夫幫助被誣告為縱火犯的明肖夫母子,并拒絕了聶赫留朵夫的求婚。但聶赫留朵夫堅持幫助瑪絲洛娃,打算將瑪絲洛娃調到醫(yī)院工作;同時找到明肖夫了解情況。為此他求助副省長瑪斯連尼科夫,征得其同意后第三次到監(jiān)獄會見瑪絲洛娃],有一種迷信流傳很廣,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兇惡,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熱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實人并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說,有些人善良的時候多于兇惡的時候,聰明的時候多于愚笨的時候,熱情的時候多于冷漠的時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們說一個人善良或者聰明,說另一個人兇惡或者愚笨,那就不對了??晌覀兺沁@樣區(qū)分人的。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樣,到處相同,但每一條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狹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寬闊,水流緩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渾濁;有的地方河水冰涼,有的地方河水溫暖。人也是這樣。每一個人都具有各種人性的胚胎,有時表現這一種人性,有時表現那一種人性。他常常變得面目全非,但其實還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變化特別厲害。聶赫留朵夫就是這一類人。這種變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聶赫留朵夫現在就處在這樣的變化之中。在法庭審判以后,在第一次探望卡秋莎以后,他體會到一種獲得新生的莊嚴而歡樂的心情。他決定不再拋棄她,也沒有改變同她結婚的決心,只要她愿意的話,然而現在這件事卻使他感到痛苦和煩惱。在走訪瑪斯連尼科夫后的第二天,他又坐車到監(jiān)獄去看她,典獄長準許他同她會面,但不在辦公室,也不在律師辦事室,而是在女監(jiān)探望室里。典獄長雖然心地善良,但這次對待聶赫留朵夫的態(tài)度不如上次熱情。聶赫留朵夫同瑪斯連尼科夫的兩次談話顯然產生了不良后果,上級指示典獄長對這個探監(jiān)人要特別警惕。“見面是可以的,”典獄長說,“只是有關錢的事,請您務必接受我的要求……至于閣下寫信提出要把她調到醫(yī)院里去,那是可以的,醫(yī)生也同意了。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她說:‘要我去給那些病鬼倒便壺,我才不干呢……’您瞧,公爵,她們那幫人就是這樣的。”他補充說。聶赫留朵夫什么也沒回答,只要求讓他進去探望。典獄長派一個看守帶他去。聶赫留朵夫就跟著他走進一間空蕩蕩的女監(jiān)探望室?,斀z洛娃已經在那里。她從鐵柵欄后面走出來,模樣文靜而羞怯。她走到聶赫留朵夫緊跟前,眼睛不看他,低聲說:“請您原諒我,德米特里·伊凡維奇,前天我話說得不好。”“①可輪不到我來原諒您……”聶赫留朵夫想說,但沒有說下去。“不過您還是離開我的好。”瑪絲洛娃補充說,用可怕的目光斜睨晚了他一眼。聶赫留朵夫在她的眼睛里又看到了緊張而憤恨的神色。“究竟為什么我得離開您呢?“就該這樣。”“為什么就該這樣?”她又用他認為憤恨的目光瞅了瞅他。,“嗯,說實在的,”她說。“您還是離開我吧,我對您說的是實話。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丟掉吧。”她嘴唇哆嗦地說,接著沉默了一下。“我這是實話。要不我寧可上吊。”聶赫留朵夫覺得,她這樣拒絕,表示她因為他加于她的屈辱恨他,不能饒恕他,但也夾雜著一種美好而重要的因素。她這樣平心靜氣地再次拒絕他,這就立刻消除了聶赫留朵夫心里的種種猜疑,使他恢復了原先那種嚴肅、莊重和愛憐的心情。“卡秋莎,我原先怎么說,現在還是怎么說他特別認真地說。“我求你同我結婚。要是你不愿意,現在不愿意,那么,我繼續(xù)跟著你,你被發(fā)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那是您的事。我沒有別的話要說了。”她說,嘴唇又哆嗦起來。聶赫留朵夫也不作聲,覺得說不下去了。“我現在先到鄉(xiāng)下去一下,然后上彼得堡,”他終于鎮(zhèn)定下來說。“②我將為您的事……為我們的事去奔走。上帝保佑,他們會撤銷原判的。”“不撤銷也沒有關系。我就算不為這事,③也該為別的事受這個罪……”瑪絲洛娃說,他看見她好容易才忍住眼淚。“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嗎?”她突然問,以此來掩蓋自己的激動。“他們沒有犯罪,是嗎?”“我想是的。”,“那個老太婆可好了。”她說。聶赫留朵夫把從明肖夫那兒打聽到的情況都告訴了她。他問她還需要什么,她回答說什么也不需要。他們又沉默了。“哦,至于醫(yī)院的事,”她忽然用那斜睨的眼睛瞅了他一眼,說,“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聶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那很好。”他只能說出這樣一句話來,說完就同她告別了。“是啊,是啊,她簡直換了一個人了。”聶赫留朵夫想他消除了原來的種種疑慮,產生了一種嶄新的感覺,那就是相信愛的力量是不可戰(zhàn)勝的。(選自《復活》第一部59章,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在描述瑪絲洛娃與聶赫留朵夫會面場景時,主要借助人物對話的形式展開,既深入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又有力地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B.小說多次寫到二人談話進行不下去,陷入沉默,這如同戲劇中的靜場,既給二人關系的變化增加懸念,又以留白的方式增強了讀者的情感體驗。C.小說前半部分作者主要采用議論和概述的方式,交代聶赫留朵夫的基本情況,與后文二人會面場景的描述相輔相成,讓整個故事詳略得當,重點情節(jié)凸顯。,D.小說始終從聶赫留朵夫的視角來寫瑪絲洛娃眼睛,如“眼睛不看他”“可怕的”“在微笑”等,在表現瑪絲洛娃轉變的同時揭示了聶赫留朵夫的內心世界。2.聶赫留朵夫說“她簡直換了一個人了”,怎樣理解這句話?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3.省略號具有表情達意功能,文中畫波浪線的三處語句中的省略號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請選擇兩處并結合具體語境分析。(6分)答案1.D (“始終從聶赫留朵夫的視角”錯)2.①瑪絲洛娃由原來排斥、拒絕聶赫留朵夫變得接受他并愿意改變自己。②借聶赫留朵夫的感受,寫出了瑪絲洛娃人性的復蘇,精神的覺醒。③表現了聶赫留朵夫因自己的付出與愛而讓瑪絲洛娃有所轉變的興奮與驚喜。(4分。每點1分,答對三點得滿分)3.①處為欲言又止,語意未盡。寫出聶赫留朵夫面對瑪絲洛娃時的復雜心理,表現了他對過去傷害瑪絲洛娃行為的愧疚。②處為說話的斷斷續(xù)續(xù)。寫出了聶赫留朵夫思想跳躍的過程,表現他想與瑪絲洛娃結婚的決心,將與她共克人生困難。,③處為說話中的沉默。寫出了瑪絲洛娃對自己過去行為的反思,體現了她自我的回歸,人性的漸醒。(6分。每處3分,標點符號表意功能1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2分)五、閱讀《秋天的懷念》,完成下題。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時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粗嗆囘h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戳司栈?。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1.下列對文中兩處畫波浪線的句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暗示了母親當時悲涼的心情。,B.前一處劃線句子為下文描寫母親“擋在窗前”怕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觸景傷情,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埋下伏筆。C.課文結尾,描寫北海的各色菊花,“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象征著母親的期望:無論遭遇怎樣的厄運,無論選擇什么樣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堅韌,活出尊嚴,活出自我生命的個性與美麗。D.結尾處表明“我”對母親的話有了真正的理解,堅定了生活的信念,要與妹妹一起堅強、樂觀地活下去,活得更加精彩。2.文章為什么取題為《秋天的懷念》,對此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題目的表層意義是,文章回憶的往事發(fā)生在秋天,文章表達的是對母親的懷念。B.深層意義是,“秋天”常常隱喻著生命的衰落、思想感情的頹廢;“秋天的懷念”,暗示著作者經受過命運殘酷的打擊,經歷過暴躁絕望的心理過程。C.在母親去世后,在風輕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綻放的時節(jié),才真正體會了母愛的堅忍和偉大,懂得了母親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義。D.如果說,題目中的“懷念”直接指向母親,那么“秋天”則蘊含著“生命”的意味。3.對本文的語言風格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靜敘述、深沉熱烈 B.平靜內斂、深摯動人C.一張一弛、富有節(jié)奏 D.清新質樸、直抒胸臆4.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與下列哪一句詩句差別最大( )A.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B.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C.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D.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答案:1.A 2. B 3.D 4.C六、閱讀《清潔人生》一文,回答第21-24題。(共9分)①一只貓在陽光下清理自己??蛷d東向,陽臺上,只有上午大約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能夠照射到陽光。貓是守時的動物,總是在陽光最好的時候,跑到那里進行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②貓那么干凈,每次抱完他,我還是會去洗手。③,我父親是干凈的。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愛情也是。我總想象父親會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襯衫,洗得干干凈凈,晾曬在院子里的黑鐵絲繩上。黑鐵絲是臟的,他的白襯衫上總是會留下一道痕跡。我討厭黑鐵絲,但覺得那道痕跡并不影響父親白襯衫的干凈。④母親曾經告訴我,父親常常給兒時的我洗澡。他把一個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輕輕地放在溫暖的水盆里,仔細地搓洗干凈,用干燥的毛巾簡單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那時的父親,最有父愛的樣子。⑤我父親愛我母親。這讓我覺得他是干凈的。我依然記得母親的笑,蕩漾在父親趕集時為她挑選的那面圓圓的鑲著銀邊的鏡子里。愛會讓一個人干凈,哪怕他生活在被塵土、濃煙、糞坑味道包圍的環(huán)境中,他也會散發(fā)著清潔的氣息。⑥我的父親,有時候我想,他簡直是我出生的那個村莊的一道閃電啊,他閃一下,那些細菌啊、蛇啊、蟲子啊都統(tǒng)統(tǒng)不見了,然后那亮光緩慢地暗下來,暗下來,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陽光,溫暖但不灼人。⑦父親變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輕時的光彩,動作也變得遲緩,但他始終堅持獨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潔、煮飯,把每一只碗都洗得瓷白釉細。閑下來父親就會拿出母親的鏡子看得出神,有時還不知所以的微笑。⑧有人說,我也像父親一樣愛干凈,但我只穿白襯衫,喜歡明亮的地面一塵不染的豪華商場,熱愛永遠彌散著香水氣味的酒店,喜歡用消過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當中二三十次洗手……可我的干凈在父親的干凈面前顯得那么卑微,什么時候才能做到,把這干凈也洗掉呢?,⑨我拿這個問題去問貓,貓懶懶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有刪改)1.文中寫了有關父親的幾件小事?從中能看出父親是怎樣一個人?(2分)2.第⑤、⑧段兩處加點詞語“干凈”各有怎樣的含義?(2分)3.結合文章內容,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④段劃線句子的作用。(2分)4.試分析文章中“貓”這一角色的作用?(3分)答案:1.第一件事:父親洗白襯衫;第二件事:父親給我洗澡;第三件事:父親為母親買鏡子;第四件事:父親自己料理生活,清潔、煮飯。父親是個愛干凈、愛孩子、愛妻子、剛強的人。,評分說明:(2分)第一問,四件事答出三件即可給1分,兩件0.5分,一件不給分;第二問,答出三點即給1分,兩點0.5分,一點不得分。2.⑤段“干凈”的含義是指父親對母親的愛是純凈的,愛會讓一個人干凈。⑧段“干凈”是指我內心追求的世俗的東西,如虛榮(享樂、浮華、雜念、欲望)等。評分說明:(2分)每個“干凈”的含義答對各自得1分。3.運用了動作(細節(jié))描寫,通過“放”“搓洗”“擦”等動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父親對孩子的疼愛,細心的照顧,表現父親干凈、愛孩子的特點,表達出父親溫柔的父愛(表現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評分說明:(2分)寫出描寫方法得1分,作用1分。4.(1)用貓愛干凈的特點引出父親的愛干凈,為下文做鋪墊;(2)營造出首尾呼應的藝術效果;(3)結尾對貓的發(fā)問,是我的深刻反思,用貓的不屑暗示出我要去掉虛榮(享樂、浮華)等雜念的迷茫(苦悶),意味深長,發(fā)人深省。評分說明:(3分)每點1分。七、閱讀《不喊冷的男孩》,回答下列小題。不喊冷的男孩①初冬的夜晚,我乘車從市里趕往我所在的那座小城。車剛出市區(qū)的時候,上來一對母女。母女倆掃視了一下車廂,媽媽輕聲說:,“后面人少。我們還是到后面去吧。“小女孩說:“后面不更容易……”媽媽說:“但受影響的人也少呀。”于是,兩人便坐到了靠近車尾的座位上。②上車沒多久,這對母女便有了動靜。接下來女售票員的表現讓我感覺到她是一個稱職的乘務人員。女售票員一邊大聲地喊著:“挺著點,快,塑料袋。”一邊迅捷地從司機身后的靠墊處扯出幾個塑料袋來,扶著車座,跌跌撞撞地“跑”到車尾,塞給了母女倆。很快,車廂里便飄散著食物酸腐的味道——母女倆暈車,并開始嘔吐了。③這輛車是全封閉的,兩側的車窗打不開。有的乘客擰著鼻子,頗有些不滿。售票員嘴里嘟囔著:“誰還沒有個不舒服的時候!”“咣當”一聲,就把車后部的天窗推開了,霎時,一股涼氣壓了下來——初冬的風,有些許的寒意。④不一會兒,車尾的幾個乘客便紛紛擠到了前邊。車后邊只剩下我、一個小男孩和他的母親,以及那對在清新空氣吹拂下明顯好受了的暈車母女。⑤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天窗吹進來的風,變得更加凜冽起來。小男孩的媽媽問兒子:“你冷嗎?”小男孩搖搖頭說:“不冷!真的不冷!”媽媽還是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男孩身上。⑥車內,靜的很。⑦這時候,又聽見小男孩的媽媽問:“兒子,你冷嗎?要不,媽媽給你把天窗關上?”“媽媽,我不冷,這樣才涼快呢!”,男孩說完之后,看了一眼旁邊的小姑娘,關心地問:“妹妹,你冷了吧?”說著,便把媽媽加在他身上的外套披在了小姑娘身上。⑧車內,一路的靜寂。⑨到達小城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大家開始收拾行李準備下車。我發(fā)現,那對暈車的母女剛一下車,男孩立刻把女孩還給他的外套裹在了身上。⑩下車后,男孩的媽媽嘮叨了起來:“你不是說你不冷嗎?我說關上窗戶,你說不用,看凍成了這樣……”她一邊說,一邊埋下頭,給兒子緊緊地系好衣扣。男孩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媽媽面前,任由她含著無限疼愛地埋怨。?末了,男孩低聲地說:“媽媽,對不起。我想,開著窗子,旁邊的妹妹和阿姨會好受點……”?而此刻,那對暈車的母女已消失在夜色中,男孩的這句話她們已經聽不到了。?這個世界,好多暖心的話就這樣獨自飄散在風中,好多付出的人就這樣默默地屹立在歲月深處,而沐浴過愛的恩澤的人,卻渾然不覺。即便如此,呵護、扶持、幫助、關懷,這些人世的溫暖依舊會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準時降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行走世間,人會偶感寒意,但溫暖卻無處不在。(選文有改動)1.第②段加點詞語“動靜”具體指什么?,2.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小女孩母女掃視車廂后,選擇坐在車尾的原因是什么?(2)下車后,小男孩為什么“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媽媽面前,任由她含著無限疼愛地埋怨”?3.文中的“我”為什么感覺女售票員是一個稱職的乘務人員?請結合第②段畫線句的內容,有理有據地進行回答。4.第⑤段母子對話后,文中寫到“車內,靜得很”;第⑦段母子對話后,文中又寫到“車內,一路的靜寂”。兩次對話后,文章為什么都強調車內很靜?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5.文章結尾句的含義是什么?【分析】本文寫一個男孩為了讓暈車的母女感到舒適,寧愿自己挨凍也不讓媽媽關上窗戶的事,表現了小男孩善良、細心的優(yōu)秀品質,表達了對愛心的贊美之情。【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題要結合上下文內容進行理解,根據“挺著點,快,塑料袋”“很快,車廂里便飄散著食物酸腐的味道——母女倆暈車,并開始嘔吐了”等語句可知,“動靜”指的是母女倆暈車,并開始嘔吐了。,(2)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第①題,結合“但受影響的人也少呀”“母女倆暈車,并開始嘔吐了”等語句可知,母女倆暈車,坐在車尾對其他人影響較少,可見母女倆的細心和對他人的體貼。第②題,結合“媽媽,我不冷,這樣才涼快呢”“那對暈車的母女剛一下車,男孩立刻把女孩還給他的外套裹在了身上”等語句可知,男孩為使暈車的母女好受一些,向媽媽撒了善意的謊言,說在開著窗的車上不冷,感到讓媽媽為自己擔心了,因此“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媽媽面前,任由她含著無限疼愛地埋怨”,這表現出小男孩的懂事、善良。(3)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此題要求結合畫線句作答,由“迅捷地從司機身后的靠墊處扯出幾個塑料袋”可見,售票員看到母女倆暈車,動作迅捷地拿塑料袋,既表現出她對乘客的關心,又可見類似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出現,售票員細心地為乘客準備著塑料袋應對暈車狀況,也表現出她的細心和敬業(yè)。“跌跌撞撞地‘跑’到車尾”的動作描寫,也表現出她對乘客的關心??蓳俗鞔?。(4)本題考查對表現手法的掌握。車內的安靜,可見人們對母女倆的冷漠,與男孩的熱心、細心形成對比,這是反襯手法。可從刻畫小男孩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其作用。(5)本題考查語句的含義。此題既要理解其表面含義,又要結合文章主旨挖掘其深層含義。“人會偶感寒意,但溫暖卻無處不在”表面上說暈車的小姑娘披上男孩給的外套感到了溫暖,結合文章贊頌愛心的主旨可知,這一句的深層含義是人們在遭遇困難時,能夠感受到他人關心帶來的溫暖,從而表達了對愛心的贊頌這一主旨。,答案:【答案】1.暈車嘔吐2.(1)自己暈車,怕影響別人 (2)一是對不起媽媽,二是認為為了那對母女值得。3.因為她發(fā)現剛上車的母女嘔吐,一邊大聲喊,一邊“迅捷”地“扯出幾個塑料袋”,“跑”到母女身邊,“塞”給她們,表現了對乘客的關愛,所以“我”感覺是一個稱職的乘務人員。4.強調車內很靜,渲染了車上的氛圍,烘托了溫暖卻無處不在的主題。文中說“好多付出的人就這樣默默地屹立在歲月深處”,這里不光指那個“不喊冷的男孩”,也指乘客,他們被小男孩的行為所打動,理解并原諒了那對“肇事”的母女,展現了原本擁有的善良,烘托了溫暖卻無處不在的主題。5.生活在世上,有時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等讓人感到不舒服,但我們的社會卻處處充滿理解、寬容和愛,讓人感到溫暖?!军c評】表現手法包括象征、對比、烘托、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抑揚結合、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首尾照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