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0篇情境默寫專項練習題精選匯編(Word版,含答案)
ID:63046 2021-11-15 1 8.88元 10頁 35.83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8.88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0篇情境默寫專項練習題精選匯編32.屈原列傳(節(jié)選)1.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作者司馬遷對“離騷”一詞作出自己的解釋的句子是:“離騷”者,猶離憂也。2.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的創(chuàng)作背景除了楚懷王聽信讒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還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朝廷小人當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擠的黑暗現實。3.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作《離騷》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氣,而導致屈原有怨氣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4.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作者司馬遷連用了“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這兩個被動句寫出了屈原誠信待人卻被猜疑、忠心耿耿卻被誹謗的現實,為下文寫屈原心生怨氣并作《離騷》作鋪墊。5.一個人在辛苦困倦到極點的時候,往往會仰頭長嘆:“天啊!”,這種情況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6.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為了論證“父母,是人類的根本”這一觀點,舉了“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边@一例子進行了論證。7.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詩經》里的《國風》和《小雅》進行了評價的句子是:《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8.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分析了屈原《離騷》用來列舉事實諷刺當世政治的包括“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這三方面。9.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屈原的《離騷》評價極高,其中認為其文字簡練、用辭精到的兩句是:其文約,其辭微。10.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文章的內容雖然細小但含義卻極弘大,所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意義卻很深遠的兩句是: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11.我們讀屈原的《離騷》,發(fā)現屈原在文章中經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其志潔,故其稱物芳。12.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屈原的為人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其中認為他志向遠大,即使與日月對照,光輝也毫不遜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13.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的《離騷》對于道德的廣大崇高,國家安定與動亂的前因后果,沒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14.司馬遷用比喻高度評價屈原之志“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钡?0頁共10頁 15.說屈原出淤泥而不染“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6.屈原“怨”的原由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17.《離騷》的文風特點是:“其文約,其辭微。”?33.過秦論1.賈誼在《過秦論》中論述秦國毫不費力取得了西河之地,得益于“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實行變法圖強的主張、正確的戰(zhàn)爭策略,為以后秦王掃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礎。2.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長城并固守邊境,把匈奴趕退七百余里,使得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擊中原。賈誼《過秦論》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兩句就是對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的過失即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4.賈誼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短短四個句子就寫出了陳涉高舉義旗并得到天下熱烈響應的情況。5.陳涉揭竿而起,一呼百應,并不是因為陳涉地位超然。對于陳涉的身份,賈誼在《過秦論》一文中交代的很清楚:“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出身貧寒和地位低賤,卻能天下響應,只因為天下苦秦久矣。6.《過秦論》一文中“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形象地描寫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將領、士兵守衛(wèi)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7.《過秦論》中秦始皇北卻匈奴,焚書愚弄百姓,收繳天下的兵器,又派遣精兵強將把守要害,自認為江山永固的句子是:“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8.為了削弱天下的百姓的武力,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自以為江山永固,可萬世為王。可賈誼卻認為制止暴亂的最好辦法不應該這樣,而是施以仁義。9.《過秦論》中最直接反應秦始皇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0.《過秦論》中,賈誼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兩句總結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11.賈誼文采斐然,在《過秦論》中便用一組排比,“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形象概括了秦始皇仰仗武力征服天下諸侯,登上皇帝寶座,奴役天下百姓。34.五代史伶官傳序第10頁共10頁 1.《五代史伶官傳序》引用“滿招損,謙得益”(《尚書》)作為論據,再結合莊宗的實例,歐陽修得出結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2.《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一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與孟子的名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異曲同工之妙。3.《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在文章開頭用兼帶感嘆語氣的反詰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論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令人鮮明,催人謹醒。4.《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描繪莊宗李存勖興衰成敗的史實,欲抑先揚,一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衰“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的對比,一褒一貶的抒情,力透紙背,給人以強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讀者心靈的震顫。5.莊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驕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廢朝政,最后眾叛親離、士卒離散,僅有的些許忠臣還被莊宗逼著以發(fā)代首,發(fā)誓效忠。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用“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一句再現了當時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敗啊。6.《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連用兩個反問句“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而是都由人事決定。7.《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指出應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過于沉迷于所鐘愛之事的句子是: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35.燕歌行1.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兩句通過寫漢將帶兵出征時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刻畫了一位臨戰(zhàn)輕敵的統(tǒng)帥形象,為下文的戰(zhàn)敗被困作反襯。2.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兩句用戰(zhàn)士們在前方殺敵的出生入死與漢將在軍帳中的輕歌曼舞作對比,控訴了漢將不懂得體恤士兵,為下文寫戰(zhàn)敗埋下了伏筆。3.有戰(zhàn)爭就會有別離,甚至是生死離別。在高適的《燕歌行》中,“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兩句通過描寫思婦和征夫分別后對對方的思念,從側面折射出戰(zhàn)爭的殘酷。4.在高適的《燕歌行》中,“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兩句一實一虛,既寫出了戰(zhàn)士們打仗的辛苦,又寫出了家中妻子對遠征戰(zhàn)士的思念之情。5.在初唐時期,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業(yè)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奔赴邊塞為國建功也一度成為一種社會風氣,高適的《燕歌行》中的“男兒本自重橫行”這一句就是很好的證明。此外,對于敢于為國效力人,最高統(tǒng)治者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是:“天子非常賜顏色”,這就直接推動了這種風氣的形成。第10頁共10頁 6.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校尉羽書飛瀚?!边@一句通過前方的急報側面寫出了敵人進攻速度之快,“胡騎憑陵雜風雨”這一句則直接描寫了敵軍侵襲時的來勢洶洶。7.在高適的《燕歌行》中,“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兩句對邊塞黃昏時風景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暗示著戰(zhàn)爭的失敗。8.同樣是描寫塞外黃昏時的風景,王維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奇壯闊,而高適的《燕歌行》則是“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涼與悲壯。9.李廣是西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王昌齡在《出塞》中用“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表達對其仰慕與贊頌之情,高適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廣,這兩句是:“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委婉地表達了對如今帶兵出塞邊疆打仗的將軍的不滿。36.李憑箜篌引1.《李憑箜篌引》中運用通感的藝術手法直接描摹樂聲激越動聽的詩句是: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2.《李憑箜篌引》中“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兩句,詩人用浪漫夸張的手法,寫音響效果。長安城門前的冷氣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聲所消融。3.《李憑箜篌引》中“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正面寫樂聲,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構思奇特,形神兼?zhèn)洹?.《李憑箜篌引》中寫美妙絕倫的樂聲傳入神山,令神嫗也為之感動不已,“夢入神山教神嫗;樂聲感物至深,致使“老魚跳波瘦蛟舞”。詩人用“老”和“瘦”這兩個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飾魚龍,卻有著完全相反的藝術效果,使音樂形象更加豐滿。5.李賀《李憑箜篌引》描寫音樂可以震破五色石,引來一場秋雨的句子: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6.《李憑箜篌引》中“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兩句,寫成天伐桂、勞累不堪的吳剛,任憑深夜的露水不停在灑落在身上的玉兔,這些飽含思想感情的優(yōu)美形象,深深印在讀者心中。37.《錦瑟》理解性默寫1.《錦瑟》中以錦瑟起興,因其對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在《錦瑟》一詩中回環(huán)曲折地表達自己地無限悵惘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兩句,作者指出了美好事物不能長在,寄寓了悲傷竭悼之情。4.李商隱在《錦瑟》中運用典故寫夢蝶和杜鵑,以此來表達內心世界的悲戚與怨憤的詩句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钡?0頁共10頁 5.《錦瑟》一詩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它表現的這種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詩人全部的情感。6.《錦瑟》中感嘆“才華背棄如滄海遺珠,追求向往終歸飄渺虛幻”的千古名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7.《錦瑟》中詩人化用莊周、望帝兩個典故來營造朦朧迷離、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8.《錦瑟》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運用典故,描繪了美好的情境、虛渺的夢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尋的執(zhí)著表現出來。38.書憤1.追憶往事,是陸游詩歌中常有的內容,如《書憤》一詩中“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一聯,就是對抗金歷史的回憶。2.陸游在《書憤》中形象地概括了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敵人的壯觀場面的詩句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3.《書憤》中的“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兩句,作者感嘆世事艱難,追述了年輕時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4.《書憤》中表達作者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的詩句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第10頁共10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0篇情境默寫專項練習題精選匯編教師版33.屈原列傳(節(jié)選)1.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作者司馬遷對“離騷”一詞作出自己的解釋的句子是:“離騷”者,猶離憂也。2.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的創(chuàng)作背景除了楚懷王聽信讒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還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朝廷小人當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擠的黑暗現實。3.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作《離騷》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氣,而導致屈原有怨氣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4.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作者司馬遷連用了“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這兩個被動句寫出了屈原誠信待人卻被猜疑、忠心耿耿卻被誹謗的現實,為下文寫屈原心生怨氣并作《離騷》作鋪墊。5.一個人在辛苦困倦到極點的時候,往往會仰頭長嘆:“天啊!”,這種情況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6.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為了論證“父母,是人類的根本”這一觀點,舉了“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边@一例子進行了論證。7.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詩經》里的《國風》和《小雅》進行了評價的句子是:《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8.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第10頁共10頁 司馬遷分析了屈原《離騷》用來列舉事實諷刺當世政治的包括“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這三方面。9.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屈原的《離騷》評價極高,其中認為其文字簡練、用辭精到的兩句是:其文約,其辭微。10.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文章的內容雖然細小但含義卻極弘大,所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意義卻很深遠的兩句是: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11.我們讀屈原的《離騷》,發(fā)現屈原在文章中經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其志潔,故其稱物芳。12.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屈原的為人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其中認為他志向遠大,即使與日月對照,光輝也毫不遜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13.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的《離騷》對于道德的廣大崇高,國家安定與動亂的前因后果,沒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14.司馬遷用比喻高度評價屈原之志“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15.說屈原出淤泥而不染“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6.屈原“怨”的原由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17.《離騷》的文風特點是:“其文約,其辭微?!?34.過秦論1.賈誼在《過秦論》中論述秦國毫不費力取得了西河之地,得益于“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實行變法圖強的主張、正確的戰(zhàn)爭策略,為以后秦王掃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礎。2.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長城并固守邊境,把匈奴趕退七百余里,使得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擊中原。賈誼《過秦論》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兩句就是對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的過失即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4.賈誼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短短四個句子就寫出了陳涉高舉義旗并得到天下熱烈響應的情況。5.陳涉揭竿而起,一呼百應,并不是因為陳涉地位超然。對于陳涉的身份,賈誼在《過秦論》一文中交代的很清楚:“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出身貧寒和地位低賤,卻能天下響應,只因為天下苦秦久矣。6.《過秦論》一文中“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形象地描寫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將領、士兵守衛(wèi)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第10頁共10頁 7.《過秦論》中秦始皇北卻匈奴,焚書愚弄百姓,收繳天下的兵器,又派遣精兵強將把守要害,自認為江山永固的句子是:“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8.為了削弱天下的百姓的武力,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自以為江山永固,可萬世為王??少Z誼卻認為制止暴亂的最好辦法不應該這樣,而是施以仁義。9.《過秦論》中最直接反應秦始皇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0.《過秦論》中,賈誼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兩句總結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11.賈誼文采斐然,在《過秦論》中便用一組排比,“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形象概括了秦始皇仰仗武力征服天下諸侯,登上皇帝寶座,奴役天下百姓。35.五代史伶官傳序1.《五代史伶官傳序》引用“滿招損,謙得益”(《尚書》)作為論據,再結合莊宗的實例,歐陽修得出結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2.《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一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與孟子的名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異曲同工之妙。3.《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在文章開頭用兼帶感嘆語氣的反詰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論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令人鮮明,催人謹醒。4.《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描繪莊宗李存勖興衰成敗的史實,欲抑先揚,一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衰“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的對比,一褒一貶的抒情,力透紙背,給人以強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讀者心靈的震顫。5.莊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驕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廢朝政,最后眾叛親離、士卒離散,僅有的些許忠臣還被莊宗逼著以發(fā)代首,發(fā)誓效忠。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用“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一句再現了當時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敗啊。6.《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連用兩個反問句“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而是都由人事決定。7.《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指出應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過于沉迷于所鐘愛之事的句子是: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36.燕歌行第10頁共10頁 1.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兩句通過寫漢將帶兵出征時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刻畫了一位臨戰(zhàn)輕敵的統(tǒng)帥形象,為下文的戰(zhàn)敗被困作反襯。2.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兩句用戰(zhàn)士們在前方殺敵的出生入死與漢將在軍帳中的輕歌曼舞作對比,控訴了漢將不懂得體恤士兵,為下文寫戰(zhàn)敗埋下了伏筆。3.有戰(zhàn)爭就會有別離,甚至是生死離別。在高適的《燕歌行》中,“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兩句通過描寫思婦和征夫分別后對對方的思念,從側面折射出戰(zhàn)爭的殘酷。4.在高適的《燕歌行》中,“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兩句一實一虛,既寫出了戰(zhàn)士們打仗的辛苦,又寫出了家中妻子對遠征戰(zhàn)士的思念之情。5.在初唐時期,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業(yè)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奔赴邊塞為國建功也一度成為一種社會風氣,高適的《燕歌行》中的“男兒本自重橫行”這一句就是很好的證明。此外,對于敢于為國效力人,最高統(tǒng)治者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是:“天子非常賜顏色”,這就直接推動了這種風氣的形成。6.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校尉羽書飛瀚海”這一句通過前方的急報側面寫出了敵人進攻速度之快,“胡騎憑陵雜風雨”這一句則直接描寫了敵軍侵襲時的來勢洶洶。7.在高適的《燕歌行》中,“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兩句對邊塞黃昏時風景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暗示著戰(zhàn)爭的失敗。8.同樣是描寫塞外黃昏時的風景,王維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奇壯闊,而高適的《燕歌行》則是“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涼與悲壯。9.李廣是西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王昌齡在《出塞》中用“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表達對其仰慕與贊頌之情,高適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廣,這兩句是:“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委婉地表達了對如今帶兵出塞邊疆打仗的將軍的不滿。37.李憑箜篌引1.《李憑箜篌引》中運用通感的藝術手法直接描摹樂聲激越動聽的詩句是: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2.《李憑箜篌引》中“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兩句,詩人用浪漫夸張的手法,寫音響效果。長安城門前的冷氣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聲所消融。3.《李憑箜篌引》中“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正面寫樂聲,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構思奇特,形神兼?zhèn)洹?.《李憑箜篌引》中寫美妙絕倫的樂聲傳入神山,令神嫗也為之感動不已,“夢入神山教神嫗;樂聲感物至深,致使“老魚跳波瘦蛟舞”。詩人用“老”和“瘦”這兩個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飾魚龍,卻有著完全相反的藝術效果,使音樂形象更加豐滿。第10頁共10頁 5.李賀《李憑箜篌引》描寫音樂可以震破五色石,引來一場秋雨的句子: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6.《李憑箜篌引》中“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兩句,寫成天伐桂、勞累不堪的吳剛,任憑深夜的露水不停在灑落在身上的玉兔,這些飽含思想感情的優(yōu)美形象,深深印在讀者心中。38.《錦瑟》理解性默寫1.《錦瑟》中以錦瑟起興,因其對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2.李商隱在《錦瑟》一詩中回環(huán)曲折地表達自己地無限悵惘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兩句,作者指出了美好事物不能長在,寄寓了悲傷竭悼之情。4.李商隱在《錦瑟》中運用典故寫夢蝶和杜鵑,以此來表達內心世界的悲戚與怨憤的詩句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錦瑟》一詩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它表現的這種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詩人全部的情感。6.《錦瑟》中感嘆“才華背棄如滄海遺珠,追求向往終歸飄渺虛幻”的千古名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7.《錦瑟》中詩人化用莊周、望帝兩個典故來營造朦朧迷離、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8.《錦瑟》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運用典故,描繪了美好的情境、虛渺的夢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尋的執(zhí)著表現出來。39.書憤1.追憶往事,是陸游詩歌中常有的內容,如《書憤》一詩中“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一聯,就是對抗金歷史的回憶。2.陸游在《書憤》中形象地概括了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敵人的壯觀場面的詩句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3.《書憤》中的“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兩句,作者感嘆世事艱難,追述了年輕時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4.《書憤》中表達作者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的詩句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第10頁共10頁
同類資料
更多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0篇情境默寫專項練習題精選匯編(Word版,含答案)